牛结节性皮肤病是由牛结节性皮肤病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、亚急性或慢性传染病。又称牛结节疹、牛结节性皮炎或牛疙瘩皮肤病。
一、发病症状
全身皮肤广泛性结节,发病牛体温升高,可达41℃,可持续1周。浅表淋巴结肿大,特别是肩前淋巴结肿大,眼结膜炎,流鼻涕,流涎,口、鼻和眼部溃疡,鼻和眼部伴有分泌物,腿部水肿并跛行,精神消沉,不愿活动。轻症病程7~8天,重症可达30天。奶牛产奶量急剧减少,肉牛生长缓慢产能下降。皮肤出现直径10~50mm的结节,以头、颈、肩部、乳房、外阴、阴囊等部位居多。
二、发病特点
该病潜伏期长,病毒流行传播不易发现;发病急,一旦发病不易控制,损失惨重。潜伏期一般11天左右,部分牛只潜伏期可达28天左右,潜伏期内无症状;群体发病较急,一旦发病在群体中迅速蔓延;对于个体,病症迅速恶化,结节从蹄部,乳房等处,迅速扩散至全身。
发病初期 乳房、眼眶无毛区出现红色斑点、小丘疹
发病中期 牛全身都长满结节
三、内脏的剖检
发病牛呼吸道出现痘状瘢痕,气管黏膜充血,有大量黏液;心脏出现痘状病变、肿大,心肌外表充血,呈斑块状瘀血;肺脏肿大,有少量出血点; 肾脏表面有出血点;肝脏肿大,边缘钝圆;胆囊肿大,为正常2-3倍,外壁出现痘状病变和出血斑;脾肿大,质地变硬,有出血;胃黏膜出血有痘状瘢痕,小肠黏膜弥漫性出血。
